秦天權情定蘇菲亞,就帶她到法院公證結婚。秦天權一直以為蘇菲亞是美國人,等到結婚時,彼此拿出證件,他才道她是以色列人!
秦天權瘋狂的愛著蘇菲亞,她的國籍、民族,根本就不要緊。結婚後,兩個人親密,秦天權這才發現蘇菲亞從頭髮到腳趾頭,完全是美的不得了。她的頭髮很柔軟,秦天權輕撫著她的秀髮,內心感到完全的滿足,人生已無所缺。
蘇菲亞也是很快樂的擁抱著我,但是她跟我說:「秦大哥,附近有位獨居的老奶奶,可能肚子餓了,我們買些食物去看她,好嗎?」
雖然我在享受著蘇菲的愛情,可是我身為一個有志氣的男人、台灣總統候選人,照顧弱勢是我責任,我就聽蘇菲亞的話去行了。
老太太很感謝我們,她已經一整天沒吃東西了,我們就馬上照顧她。老太太頻頻地跟我們說謝謝。
後來我想了解一下,台灣有多少人在飢餓之中,就Google: 台灣180萬人挨餓。
查到一個不得了的資訊~
台灣是全球富有國家,卻有180萬人挨餓中
農委會當媒婆,拯救吃不飽的民眾
文 / 黃漢華 攝影 / 賴永祥
2018-09-07
台灣的外匯存底排名全球第五,知名財經權威《Global Finance》公佈2016年最富有國家排名,台灣還位列第22名。但令人驚訝的是,台灣至今仍有約7.8%、180萬名民眾餓著肚子。
由於「讓人民吃飽」一直是重要的糧食安全農業政策,從9月7日起一連舉辦兩天的第六次全國農業會議,農委會邀請產官學共350人與會,其中,攸關民眾能否有足夠糧食的安全議題受到關注。
其實,全國農業會議是農委會制定未來政策的參考依據。農委會在1982年因應全球糧食危機,舉辦第一次全國農業會議。往後每隔四到六年,舉辦一次,2003年為了加入WTO舉辦第五次,15年來,農委會改以糧食安全、氣候變遷等主題式舉辦。
農委會企劃處處長蔡昇甫表示,從4月底開始,農委會深入各縣市召開18場草根會議,超過2800人次參加,還找了產業界和專家舉辦五場焦點座談,共收集上千則建議,做為全國會議的討論方向。農委會設立的農業會議網站,點閱率超過42萬人次,顯見民眾相當關心。
農委會副主委陳吉仲表示,一項調查顯示,十年前吃不飽的人口是3.6%,現在卻擴增一倍。這些人吃不飽,他們沒有糧食安全,但另一方面,社會又有剩食和食物浪費的現象,政府需要解決這樣的極端問題。
由於貧富差距擴大,經濟環境沒有大幅改善,國內吃不飽的人愈來愈多,甚至有學生將營養午餐帶回家當晚餐。由此可見,糧食安全議題不應只探討作物產量是否足夠,以及是否過度依賴進口農作物等問題,更應該關切有多少人沒辦法吃飽。
陳吉仲表示,農委會今年會成立平台,媒合食物銀行和農漁牧生產者。食物銀行提出食物需求,由生產者捐贈安全可吃的食物數量,農委會居中結合,將米和蔬果魚肉送給需要支助的民眾。
農糧書糧食儲運組組長黃昭興說,農委會收集的公糧,經由冷藏,品質良好,除當成學校的營養午餐,也開始透過食物銀行,提供給貧困民眾,目前已媒合果菜合作社、果菜市場、蔬菜節切場,將外觀尺吋不合規格的格外品,送給數家食物銀行。
台灣食物銀行聯合祕書長陳玠甫認為,食物包裝標示賞味期,即便過了這個時間,仍然可以食用。如果丟棄,會造成浪費,不妨捐給食物銀行。
輾米廠業者對食米的標示就感到困擾,由於要遵守食品安全法,必須標示保存期限,可是,食米能夠保存多久,並沒有研究和定論。
黃昭興舉例,送到外島軍方的糧食,填充二氧化碳,可以保存三年,放在冷凍庫的米可保存數年,可見保存方法才是決定保存期限的關鍵,即使長米蟲,只要沒有發霉,安全無虞,仍可以食用。
陳吉仲表示,按照糧食管理法,農委會可以修改米的標示,未來包裝米標示除了現在的保存期限,也將增加賞味期限,米生產者可以將賞味期和保存期之間的米,送給需要的民眾。
這次農業會議以安全、永續、前瞻、幸福為主軸,分成健全農產品安全體系、保育農業資源與生態環境、智慧科技農業、打造宜居新農村為討論內容,總統蔡英文以新農業當成5+2產業為施政訴求,期許這次的農業會議能開創農業新格局。
大愛新聞: 中低收入戶同胞,基本的三餐都吃不到!20220908
美國6月通貨膨脹創40年來新高,全球經濟響起衰退的警報,先不說工商企業的龐大損失,最慘的莫過於經濟底層人民。由於全球經濟連動,台灣又經常休耕,糧食過度仰賴進口,於是,「吃不起」的受害人數,正不斷增加中。
中低收入老人 林德:「一天三百塊(菜錢)當作花費,東西買下去,現在都要上千。」
廚房裡,老人正對著冰箱發愁,好幾個月來,他連基礎的三餐都快應付不了。
志工:「你朋友昨天送什麼給你?(一些青菜。)」
眼看米缸就要見底,吃飯這麼基本的事,卻壓得這位孤寡老人喘不過氣。
中低收入老人 林德:「米不夠。(因為都是吃飯比較多啊。)」
1919食物銀行總監 張謙方:「白米從去年到今年,其實它就漲價了20%,可是白米台灣部分,還是一個自產自銷的喔。」
通膨引發的「弱勢糧荒」正在發生。主計處統計,2022年1到7月,消費者物價指數年增率,七大類別中,食物類月月得冠,高峰落在5月7.39%,高得明顯又嚇人。
中華經濟研究院副院長 王健全:「俄國跟這個烏克蘭,都是一個歐洲重要的糧倉,俄國特別是小麥,他是世界第二大還是第三大出口國,所以這幾個,小麥、玉米、大豆啦、大麥等等等,都開始這個有一點受到一些供應鏈鍛鏈。」
國際局勢,那太遙遠了,眼前林德只盼餐餐溫飽。市場裡,他東看西看,不知從何下手,直到志工掏出腰包,他才展開久違的笑容。菜價「升升」不息,攤商也很無奈。
包子店老闆:「(麵粉價格現在怎麼樣?) 就一袋(麵粉),漲差不多快150(塊),他(供應商)是說,原物料進不來吧,油漲價啊。」
菜販:「人比較少一點啦,買手(氣)比較差,經濟的關係啦,(客人)沒錢啦,沒錢你叫他買,明天漲5塊他就不買啦。」
靠著社會福利,林德每月收入一萬四千元,扣掉固定支出,加上食物變貴,能支用的錢只剩3000塊。食物銀行對5千多個受助戶調查,發現2019年吃不起的家庭,每月每戶平均超支近6千元,但到了2021年驟增到1萬2千多塊,增幅110%,疫情是主因,但通膨卻讓更多人加速躺平。
加固社會安全網,調整產業結構,長期抗戰不能再等,否則未來「吃不起」的受害者,恐怕只會多不會少。
蘇菲亞對秦天權說:「我以前以為台灣很富裕,現在才知道有180萬人在挨餓,很多窮人一天只能吃兩餐。等你當總統了,一定要餵飽全台灣所有的人。」
我說:「我保證,我一定會!」
0 留言
謝謝您的留言,作者閱後會盡快回覆!若手機無法留言,請用電腦留言,謝謝唷!